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袁隗太傅光熹元年四月壬戌 东汉 · 刘辩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
朕以眇身,君主海内,夙夜忧惧,靡知所济。
夫天地人道,其用在三,必须辅佐,以昭其功。
将军袁隗,德量宽重,奕世忠恪。
今以为太傅录尚书事。
朕且谅闇,委成群后,各率其职,称朕意焉(《后汉纪》二十五)
南郊礼毕诏政和六年十一月十六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九五、《宋会要辑稿》礼二八之一九(第二册第一○二八页)
南郊礼毕,以二十五日诣景灵东宫二十六日诣西宫,次阳德观醴泉观,仍遍诣凝祥池、中太一宫、佑神观、上清储祥宫行礼。
礼毕,宣臣僚对御,作乐,赐酒五行。
追理慕容白曜 北魏 · 成淹
 出处:全后魏文卷三十四
臣闻经疆启宇,实良将之功;
褒德酬庸,乃圣王之务。
昔姜公仗铙,开隆周之基;
韩生秉旄,兴鸿汉之业。
故能赏超当时,名垂前史。
若阃外功成,而流言内作,人主猜疑,良将怀惧,乐毅所以背燕,章邯所以奔楚。
至如邓艾怀忠,矫命宁国,赤心皎然,幽显同见,而横受屠戮,良可悲哀。
士治伐吴,奋不顾命,万里浮江,应机直指,使孙皓君臣,与人洛。
大功亦举,谗书骤至,内外唱和,贝锦将成,微晋武之鉴,亦几于颠沛矣。
每览其事,常为痛心,圣主明王,固宜深察。
臣伏见故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青州刺史、济南王慕容白曜,祖父相资,世酋东裔,值皇运廓被,委节臣妾。
白曜生长王国,饮服道教,爵列上阶,位登常伯
天安初江阴夷楚,敢拒王命,三方阻兵,连城岳峙。
海岱苍生,翘首拯援。
圣朝乃眷南顾,思救荒黎,大议庙堂,显举元将,百寮同音,佥日惟允。
遂推毂委诚,授以专征之任,握兵十万,仗钺一方。
威陵河济,则淮徐震惧;
师出无盐,而申纂授首。
济北太原,同时消溃;
麋沟、垣苗,相寻奔走。
及问麾东埽,道固衔璧,盘阳、梁邹,肉袒请命。
于时东阳未平,人怀去就。
文静、高崇仁拥众不朝,扇扰边服。
崔僧佑、盖次阳、陈显达连兵淮海,水陆锋起,扬旌而至,规援青齐。
士民汹汹,莫不南顾。
时兵役既久,咸有归心,而白曜外宣皇风,内尽方略,身擐甲胄,与士卒同,安抚初附,示以厚恩。
三军怀挟纩之温,新民欣来苏之泽。
遂使僧佑拥徒弭旆,效顺军门;
文静崇仁弃城窜海;
次阳、显达望尘南奔。
声震江、吴,风偃荆、汉。
青州克平,文秀面缚,海波清静,三齐克定,逖彼东南,永为国有。
使天府纳六州之贡,济、泗息烽警之虞,开岱宗封禅之略,辟山川望秩之序。
斯诚宗庙之灵,神算所授,然抑亦白曜与有力矣。
及氛翳既尽,爵命亦隆,荣烛当时,声誉日远。
而民恶其上,妄生尤隙,因其功高,流言惑听。
巧伪乱真,朱紫难辨,伤夷未瘳,合门屠戮。
鸿勋盛德,蔑尔无间。
有识之徒,能不凄怆。
臣谓白曜策名王庭,累荣授,历司出内,世载忠美。
秉钺启蕃,折冲敌国,开疆千里,拔城十二,辛勤于戎旅之际,契阔于矢石之间,登锋履危,志存静乱。
及方难既夷,身膺高赏,受胙河山,与国升降,六十之年,宠灵已极。
观其立功,足明机运,岂容侥幸,更邀非望者乎?
且于时国家士马,屯积京南,跨州连镇,势侔云岳
主将骁雄,按钾在所,莫不殉忠死难,效节奉时。
此之不可生心,白曜足知之矣。
况僭逆阻兵,营岱厌乱,加以王师仍举,州郡屠裂,齐民劳止,神胆俱丧,亡烬之众,不可与图存,离败之民,不可以语勇哉!
白曜果毅习戎,体闲兵势,宁不知士民之不可藉,将士之不同已,据强兵之势,因涂炭之民,而欲立非常之事,此愚夫之所弗为也。
料此推之,事可知矣。
伏惟陛下圣鉴自天,仁孝宰世,风冠宇宙,道超百王。
开国以来,诸有罪犯极刑,不得骸骨者,悉听收葬。
大造之恩,振古未有。
白曜人旧功高,婴祸沦覆,名灭国除,爵命无绍。
天下众庶,咸共哀怜,方之馀流,应有差异。
愿陛下扬日月之光,明勋臣之绩,垂天地之施,慰僵尸之魂。
使合棺定谥,殁有馀称。
选其宗近,才堪驱策,锡以微爵,继其绝世。
进可以奖劝将来,退可以显国恩泽。
使存者莫大之恩,死者受骨肉之惠,岂不美哉!
仰惟圣明,沛然昭览,狂瞽之言,伏待刑宪(《魏书·慕容白曜附传》)
郑康成 武周 · 史承节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
夫囊括宇宙者文字。发明道业者坟典。
是以圣人作而万物睹。贤人述而百代通。
礼乐得之以昭明。日月失之而蹇忒。
宣尼彰删缉之功。始皇速烧焚之祸。
迨乎偫儒在汉。传注瑶□莫不珠玉交辉。
纤微洞迹。同见集于芸阁。
独有缀于环林。岂若经教奥义。
图纬深术。兼行者多。
无如我郑公也。公讳元。
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
八世祖崇。哀帝时尚书仆射
公少为乡啬夫。不乐为吏。
遂造太学。师事第五元。
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东郡张钦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
摄斋问道。抠衣请益。
山东而入关右。因卢植而见马融
考论图纬。乃召见而升楼。
精通礼乐。以将东而起叹。
三载在门。十年归邑。
及党事起。遂杜门不出。
隐修经业。于是针左氏之膏肓。
起谷梁之废疾。而又操入室之戈矛。
发何休之墨守。陈元李育
校论古今。刘瑰范升
章文议。何进延于几杖。
经宿而逃。袁隗表为侍中
缘丧不起。孔融之相北海
屣履造门。陶谦之牧徐州
接以师礼。比商山四皓
乡曰郑公。类东海之于公。
门称通德。汉公车徵为大司农
给安车一乘。所过长吏迎送。
公乃以病。自乞还家。
董卓迁都长安。公卿举公为赵相。
道断不至。会黄巾寇青部。
乃避地徐州建安元年
徐州还。道遇黄巾贼数万。
见公皆拜。相约不敢入县境。
大将军袁绍总兵冀州。遣使邀公。
大会宾客。乃延上坐。
身长八尺。饮酒一斛。
秀眉明目。仪容温伟。
客多豪俊。并有才说。
见公儒者。未以通人许之。
竞设异端。百家互起。
公依方辩答。咸出问表。
皆得所未闻。莫不叹服。
汝南应劭。亦归于
因自赞曰。故太山应仲远
北面称弟子何如。公笑曰。
仲尼之门。考以四科。
回赐之徒。不称官阀。
有惭色。门人相与撰公答诸弟子问五经。
依论语作郑志八篇。公所注周易尚书毛诗仪礼周官礼记孝经尚书大传中候乾象历。
又著天文七政论鲁礼禘祫义六艺论毛诗谱駮许慎五经异义答临孝存周礼难。凡百馀万言。
经传洽熟。称为纯儒。
其所撰注。今并通习。
是知书有万卷。公览八千也。
齐鲁间宗之。公后尝疾笃自虑。
以书戒其子益恩。书曰。
吾家旧贫。为父母偫弟所容。
去厮役之吏。游学周秦之都。
往来幽并兖豫之域。大儒得意。
有所受焉。遂博稽六艺。
粗览传记。时观秘书纬术之奥。
年过四十乃归乡。假田播殖。
以娱朝穸。后举贤良方正有道。
大将军司府。公车再徵。
比牒并名。皆为宰相
唯彼数公。懿德大雅。
克堪王臣。故宜式叙。
吾自忖度。无任于此。
但念述先圣之元意。思整百家之不齐。
亦庶几以竭吾才。故闻命罔从。
黄巾为害。萍浮南北。
复归乡邦。入此岁来。
已七十矣。宿素衰落。
仍有失误。桉之礼典。
便合传家。今我告尔以老。
归尔以事。将閒居以安性。
覃思以终业。自非拜国君之命。
问族亲之忧。展敬坟墓。
观省野物。胡尝扶杖出门乎。
家事大小。汝一承之。
咨尔茕茕一夫。曾无同生相依。
勖求君子之道。研钻勿替。
敬慎威仪。以近有德。
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已志。
若致声称。亦有荣于所生。
可不深念耶。可不深念耶。
吾虽无绂冕之绪。亦有让爵之高。
自乐以论赞之功。庶不遗后人之羞。
凡某所愤愤者。徒以吾亲坟陇未成。
所好偫书。率皆腐敝。
不得于礼堂写定。传与后人。
日西方暮。其可图乎。
家今差多于昔。勤力务时
无恤饥寒。菲饮食。
薄衣服。节夫二者。
尚可令吾寡恨。若忽忘不识。
亦已焉哉。五年
孔子告之曰。起起。
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已。
既寤。以谶合之。
知命当终。有顷寝疾。
年七十有四。以其年六月卒。
遗命薄葬。自郡守以下。
尝受业者。衰绖赴会千馀人。
乃葬于高密县城西北一十五里砺阜山之原。呜呼哀哉。
有子益恩。孔融北海
举为孝廉。及黄巾所围。
遂赴难捐身。有遗腹子。
公以其手文似已。名曰小同
精通六经。乡人尊之。
时为侍中。尝诣司马文王
文王有密疏。未之屏也。
如厕还。问曰。
卿见吾密疏乎。答曰未见。
文王曰。宁我负卿。
勿卿负我。致鸩而卒。
悲夫。自夫子没后。
大道方丧。公之网罗遗典。
探赜今犹。特立郁然。
时季途迍。志不苟变。
全身远害。猗欤美欤。
及范史作论。有曰。
王父豫章君。每考先儒经训。
常以为仲尼之门。不能过也。
及传受生徒。专以郑氏家注云。
晋中兴。戴逵字安道
以鸡卵汁溲白瓦屑。为公作碑。
手自书写。□□□语亦妙绝。
年代古而碑阙亡。德音夐而诗书在。
承节以万岁通天元年。奉敕于河南道访察。
观风省俗。激浊扬清。
行至州界。见高密父老云。
郑先生汉代鸿儒。见无碑记。
不以庸妄。遂托为文。
往以会府务殷。□无暇景。
岁序迁贸。执笔无由。
今者罢职含香。忝居分竹。
属以閒隙。乃加修撰。
耆旧者唯闻其名。后生者不睹其事。
今故寻源讨本。握椠怀铅。
无疏本传之。并序前言之目。
发九泉之冥昧。播千载之□□剪以繁华。
不为雕饰。铭曰。
焕乎人文。图稽典坟。
烦乱事剪。定自孔君。
中途湮没。秦帝沮焚。
汉兴儒教。郑氏超偫。
膏腴美地。簪绂宏规。
啬夫罢署。京兆寻师。
中候乾象。左氏韩诗。
虽称积学。殆若生知。
公之挺生。大雅之懿。
囊括坟典。精通奥秘。
六艺殊科。五经通义
小无不尽。大无不备。
好学慕道。深思远虑。
来往周秦。经过兖豫。
侍中不仕。司农罢署。
卢植东遇。孔融西去。
作者谓圣。述者谓明。
躬违三辟。门传五更。
周官东部。汉韪西京
白玉遍地。黄金满籯
占卜潜桥。行途过沛。
陶谦师友。孔融高盖。
山启黉扉。草生书带
七十归老。三千赴会。
经传洽熟。齐鲁攸宗。
爵禄不受。赞论为功。
礼乐今去。吾道皆东。
类于标德。比皓称公。
阉尹擅贵。禁锢连年。
乃逢宥罪。方从举贤。
南城避难。东莱假田。
诞膺五百。中览八千。
今年在辰。来年在巳。
呜呼不慭。吁嗟到此。
劳我以生。息我以死。
道该八表。神交千祀。
潍水之曲。砺阜之阳。
通德为里。郑公为乡。
云愁庙古。月暗坟荒。
旧碑先殁。新石再彰。
词愧黄绢。心凄白杨。
名誉不朽。终古腾芳。
唐诗纪事跋嘉定十七年 南宋 · 王禧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三八、《万卷精华楼藏书记》卷一三九
庆元辛酉,禧从大谏傅公游于凌云,邂逅灌园季子次阳总干,盖禧戊午类试坐主也。
因得是书,立命数十吏传录,其间不能无鲁鱼亥豕之误。
翻阅累年,手自雠校,十是正其七八,馀则传疑,不敢妄加损也。
夫文章与时高下,而诗发于情,帝王盛时,采之以观民风,在治忽
春秋之时,赵孟请赋诗以观郑七子之志,季札请观乐以知列国之风。
世之君子,欲观唐三百年文章、人物、风俗之污隆邪正,则是书不为无助。
乃锓之怀安郡斋,与世共之。
嘉定甲申,怀安假守王禧庆长书。
按:《唐诗纪事》卷末,巴蜀书社一九八九年标点本。
红衲袄 明 · 佚名
 出处:六十种曲 鸣凤记 第二十九出
旦:你莫不是在鹓班名见遗。外:下官曾无过举。
难道见遗了旦:莫不是。为同僚争忿气。
外:下官和以处众。岂有此事旦:你莫不是
受征书差往蛮荒地。外:也不是旦:莫不是
思莼菜专意挂冠归。外:也不是。
旦:既不是惹祸招非。难道是矫情干誉如今晓得了。
敢则是董卓袁隗赠个金屋婵娟也。把我旧日糟糠弃土苴。
台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呈损之兼赠周兄四十韵809年 中唐 · 元稹
 押删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忆在开元观,食柏练玉颜(食柏:传说服食柏树叶与果实,可以延年或成仙。旧题汉刘向《列仙传·赤须子》(卷下):“赤须子……好食松实、天门冬、石脂,齿落更生”)
疏慵日高卧,自谓轻人寰。
李生隔墙住,隔墙如隔山。
怪我久不识,先来问骄顽
十过乃一往,遂成相往还。
以我文章卷,文章甚斑斓。
因言辛庾辈(辛、庾:辛指辛丘度,行大。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自注:“辛大丘度,性迂嗜酒”;庾指庾敬休字顺之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与元稹有姻懿关系。参拙著《元稹年谱新编》贞元十年谱文。),亦愿访羸孱(访:原作“放”,据蜀本、卢本及何焯校改。羸孱:瘦弱之人,此为元稹自称之谦辞。)
既回数子顾,展转相连攀。
驱令选科目(科目:指唐代分科选拔官吏之名目。清顾炎武《日知录·科目》:“唐制,取士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俊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此岁举之常选也。其天子自诏曰制举……见于史者凡五十馀科,故谓之科目。”),若在阓与阛(阓与阛:阓,市之门;阛,绕市之墙。《广雅·释宫》:“阛,道也。”王念孙疏證:“案,阛为市垣,阓为市门,而市道即在垣及闸之内,故亦得阛阓之名。”此泛指喧闹之市区。)
学随尘土坠,漫数公卿关(公卿关:唐代科举,举子往往需求助于当权者,使为之称扬,如过道关口,故云。)
唯恐坏情性,安能惧谤讪。
还招辛庾,静处杯巡环
进取果由命,不由趋险艰。
穿杨二三子(穿杨:形容箭术高明。《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此喻指科举及第。),弓矢次第弯。
推我亦上道,再联朝士班。
二月御史三月使巴蛮。
蛮民感切)(詀諵:低声碎语貌。)诉,齧指明痛瘝(齧指:咬指头,形容极为痛心。痛瘝:疾苦,病痛。)
怜蛮不解语,为发昏帅奸(昏帅:指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严砺曾擅没管内将士、官吏、百姓及前资寄住等庄、宅、奴婢及两税外加徵钱米等。)
归来五六月,旱色天地殷(殷:赤黑色。《左传·成公二年》:“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杜预注:“殷,音近烟,今人谓赤黑色为殷色。”)
分司别兄弟分司:唐制,中央官吏在东都任职,称分司。),各各泪潸潸
哀哉剧部职,唯数赃罪锾(锾:古代重量单位,一说为六两,一说为十铢二十五分之十三,一说为六两大半两。)
死款依稀取,斗辞方便删(斗辞:辩讼之辞。)
道心常自愧(道心:即菩提心。菩提乃梵文之音译,意译为“觉”“智”等,指对佛教根本精义之觉悟,旧译借用《老》、《庄》术语,称之为“道”。),柔发难久黫(黫:黑色。《史记·天官书》:“黫然黑色甚明。”)
折支望车乘(折支:弯腰。支,同“肢”。《正字通·支部》:“支,与肢通,人四体也。”),支痛谁置患。
奇哉乳臭儿,绯紫绷被间(“绯紫”句:指因门荫而得高官。绯紫,红色与紫色之官服。唐制,散官五品以上服绯,三品以上服紫。此泛指高官所穿之官服。绷被:襁褓。绷,同“绷”,包裹婴儿之小被。)
渐大官渐贵,渐富心渐悭。
闹装辔头𧤾(闹装:明王骥德《古本西厢记》:“盖闹装犹杂装之谓。”辔头:马龙头。𧤾:同“觼”,系辔之有舌环。《说文·角部》:“觼,环之有舌者。”桂馥义證:“觼,系辔之环也。”),静拭腰带斑。
鹞子绣线𩏪(𩏪:鹞子身上用丝线织成之饰物。),狗儿金油(去声)(镮:泛指圆圈形物体,亦作“环”。)
香汤洗骢马(骢马:青白色错杂之名马,古代御史之所乘。《后汉书·桓典传》:“【辟司徒袁隗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宦官秉权,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骢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翠篾笼白鹇(白鹇:鸟名,又称银雉,雄鸟之冠及下体纯蓝黑色,上体及两翼白色,故名。萧颖士《白鹇赋序》:“白鹇,羽族之幽奇,素质黑章,爪觜纯丹,体备冠距,颇类夫鸡翟,神貌清闲。”)
月请公主(一作俸)。(“月”句:《唐六典·公主邑司》:“公主邑司官各掌主家财货出入、田园徵俸之事。”请:告诉。《尔雅·释诂上》:“请,告也。”封:卢本、杨本、全诗一作“俸”),冰受天子颁(“冰受”句:古代帝王夏天赏赐贵重宠臣冰块,以示恩宠。《大戴礼记·小正》:“颁冰:颁冰也者,分冰以授大夫也。”)
开筵试歌舞,别宅宠妖娴。
坐卧摩(一作锦)(绵:纪事、季本一作“锦”。卢校“疑锦”,似是。),捧拥綟丝鬟(綟丝鬟:黄黑色发髻,此借指年轻女性仆人。綟,用荩草染成之颜色,黑黄而近绿。《急就篇》卷二:“缥綟绿纨,皂紫石延。”颜师古注:“綟,苍艾色。东海有草,其名曰䓞,以染此色,因名綟云。”)
旦夕不相离,比翼若飞𪈿。
而我亦何苦,三十身已鳏(鳏:男子无妻。《释名·释亲属》:“无妻曰鳏。鳏,昆也。昆,明也。愁悒不寐,目恒鳏鳏然也,故其字从鱼,鱼目恒不闭者也。”)
愁吟心骨颤,寒卧支体𤸷(五闲切,又渠云切,痹也。《素问·五常政大论》:“皮𤸷肉苛,筋脉不利。”张隐庵集注引张介宾曰:“𤸷痹而重也。”)
居处虽幽静,尤悔少愉懒(愉懒:懈怠。愉,同“偷”;懒,同“懒”。)
不如周道士,鹤岭临钟湾(鹤岭:缑氏山之岭,在今河南偃师市境内,王子乔成仙后曾乘鹤于此短暂驻留。参卷5《别李三》注。潼:蜀本、杨本、董、全诗作“钟”,似是。钟湾,疑亦在河南偃师境内。)
绕院瑟瑟,通畦水潺潺。
阳坡自寻:多年生草本植物,长在山野,嫩叶可食,俗称蕨菜。《诗·召南·草虫》:“陟彼南山,言采其。”),村沼看沤菅(沤菅:水浸茅草,使之柔韧。菅,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长二三尺,古代用以编盖房顶。)
穷通两未遂,营营真老闲。
答吴职方书 北宋 · 张俞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一、《成都文类》卷二一、《全蜀艺文志》卷二九、嘉庆《郫县志》卷三七、嘉庆《华阳县志》卷二九、《宋代蜀文辑存》卷二四
俞顿首:二三月至导江,遂入山,复归治弊庐,加以人事,久不启讯。
四月二十七日书,良释思仰之劳。
相示府公谓俞所作《讲堂颂》为叙己之德,于书衔立石,体未便安,俾别为记。
闻之惶恐。
俞游天下二十馀年,知识士人甚众,然未尝以文字求卿大夫之知。
去年十二月,何侍郎语仆曰:「府公兴学,大作讲堂,愿为之记」。
及行,又云:「记成,愿示其文」。
今年二月醇翁见语,亦如何侯
自李伯永、赵先之及诸士大夫,累累相问《讲堂记》如何。
因念国家大兴学校,三十年来凡作孔子记、州学记者遍天下,殆千百数,烂漫甚矣,古未尝有也。
蜀郡之学最古,又世传其文翁讲堂久坏,今府公复作之,高明宏壮,上可坐五百人,非列郡之可拟。
茍欲作记,则土木尚未足称也。
且记之名又不足铺扬讲堂之义,唯歌颂可以传于无穷。
文既成,投于府公,辱书云:「求记若铭尔,今以颂为贶,顾何德以堪之?
奚可轻示于人」?
仆窃思之,以文辞浅陋邪,不示于人,实惠之大者也;
茍以府学不可为颂邪,则古人作之者多矣。
自汉至唐,文章大手皆采风人之旨,以为赋颂,凡宫室苑囿,鸟兽草木,君臣图像及歌乐之器,意有所美,莫不颂之,不独主于天子乃名为颂。
晋赵文子室成,张老贺焉曰:「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
君子曰「善颂」。
郑昌上书颂盖宽饶颜师古曰:「颂,谓称美之」。
班固皇甫谧皆曰:「古人称不歌而颂谓之赋」。
王延寿曰:「物以赋显,事以颂宣。
匪赋匪颂,将何述焉」?
马融《长笛赋》序曰:「追慕王子渊、枚乘、刘伯康傅武仲等《箫》、《琴》、《笙颂》,作《长笛颂」》。
嵇康《琴赋》序亦曰:「自八音之器,歌舞之象,历代才士,并为之赋颂」。
又若扬雄有《赵充国画颂》,史岑有《邓骘出师颂》,蔡邕有《胡广、黄琼画》、杨戏有《季汉辅臣》,夏侯湛有《东方朔》,陆机有《汉高祖功臣》,袁宏有《三国名臣》,刘伶有《酒德颂》,马棱广汉太守,吏民刻石颂之,蔡邕桓彬而颂之,崔寔为父立碑颂之,至若袁隗崔寔刘操姜肱李膺、陈实之韩韶郭正法真赵岐季札
若此之类,史传甚众,略举数者,以明体要。
又沈约之徒,文章冠天下,其所博见,通达古今,皆为颂述以美王侯。
至唐,文章最高者莫如燕、许、萧、李、梁肃、韩愈、刘禹锡辈,未有不歌颂称贤人之德,美草木之异者。
仆故取其体而述讲堂焉,则颂之义岂有嫌哉?
且郡府之有学校,学校之有讲堂,乃刺史为国家行教化,论道义之所,又非刺史之所自有也,其于义可乎,不可乎?
与夫一贤人,美一草木,其旨如何?
且自汉已来,千数百年,通大贤、文人、史官,未有以不可施于人,美于物,而有非之者。
俞窃惟府公谦恭畏让,以名为嫌,应以郑康成、孔颖达解《鲁颂》之义也,故未敢以书自陈。
今足下见教,果以府公之言谓体未便安,而云重撰一记,鄙人岂敢复欲妄作,以取戾乎?
况夫《讲堂颂》者,始称国朝文章之盛,次述府公兴劝之由,遂明学者讲劝之义,终美宣布之职,振天声于无穷,庶乎词义有可采者也。
至于郑康成、孔颖达云:「《鲁颂》咏僖公功德,才如变《风》之美者。
颂者,美诗之名,非王者不陈。
鲁诗以其得用天子之礼,故借天子美诗之名,改称作,非《周颂》之流也。
孔子以其同有名,故取备三颂」。
又曰:「成王以周公有太平之勋,命鲁郊祭天,如天子之礼,故孔子录其诗之,同于王者之后」。
又曰:「颂者,美盛德之形容。
鲁侯有盛德成功,虽不可上比圣王,足得臣子追慕,借其嘉称,以美其人,故称颂」。
凡孔、郑之说,支离牴牾如此。
伯以璧假许田,《春秋》非之。
请隧,襄王弗许。
于奚请曲县繁缨以朝,仲尼曰:「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
武子作钟而铭功,臧武仲谓之非礼。
季氏舞八佾于庭,孔子曰:「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子路欲使门人为臣,孔子以为欺天。
孔、郑既谓鲁不当作,而曰借天子美诗之名而称颂,是名器可以假人也。
孔子曾无一言示贬,反同二颂为经,孰谓孔子不如林放乎?
噫!
而可僭,则僭莫大焉,乱莫甚焉,非圣人删《诗》、作《春秋》之意也。
且孔、郑解经,时多谬妄,此之妄作,何其甚哉!
传曰:「夫子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盖章句之徒,守文拘学,各信一家之说,曲生异义,古之作者,无取焉,仆亦无取焉。
足下以为如何?
忽因起予,遂答来谕,非逞辩而好胜,亦欲释千载之惑,用资抚掌解颐,且假一言介于府公,可乎?
如曰未安,愿复惠教。
李氏园中松竹梅四咏。次阳村韵 其一 元末明初 · 李崇仁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陶隐先生诗集卷之二
来自千岩表,生才一寸长。
相看馀雾露,所贵傲风霜。
榻静侵疏影,窗虚纳小凉。
直须麾俗物,莫使近渠傍。
李氏园中松竹梅四咏。次阳村韵 其二 元末明初 · 李崇仁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出处:陶隐先生诗集卷之二
平生酷爱竹,相对座之隅。
固节无多子,真心有是夫。
风来微浙沥,月照稍扶苏
蒲柳政安用,望秋难自扶。
李氏园中松竹梅四咏。次阳村韵 其三 元末明初 · 李崇仁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陶隐先生诗集卷之二
一室净如扫,明窗昼不开。
忽闻佳客至,为赏早梅来。
玉艳娇先坼,金须弱欲摧。
参横仍月落,清兴尚徘徊。
李氏园中松竹梅四咏。次阳村韵 其四 元末明初 · 李崇仁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陶隐先生诗集卷之二
步绕兰坡下,扬扬一掬香。
栽培已得所,荆棘亦何伤。
花自春秋异,芽从雨露长。
薰陶知有益,泰宇发天光。
冬十月壬戌进讲 南宋 · 徐鹿卿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七三、《清正存稿》卷四
卷子论《禹贡》导山四条,云:臣观《禹贡》一书,载禹治水曲折,既以九州之山川各附其境,又总导山导水而聚见于其后,互相发明,而施工之次第毕见矣。
王肃则有三条之说,岍为北条,西倾中条,嶓为南条。
郑玄则有四列之说,岍为正阴列,西倾次阴列,嶓为次阳列,岷为正阳列。
而先儒朱熹以为不然,蔡沈祖其意以两导字分为南北二条,而江河以为之纪。
于二之中又分为二,导岍以下为北条大河北境之山,西倾以下为北条大河南境之山,导嶓以下为南条江汉北境之山,岷山以下为南条江汉南境之山。
其说最为坦明。
参合而观,则导岍以至大岳,即冀州壶口至岳阳之役也;
底柱以至太行,即冀州覃怀衡漳之役也;
西倾以至太华,即雍州终南至鸟鼠之役也;
熊耳以至陪尾,即豫州伊洛瀍涧与导淮之役也;
导嶓至大别,即梁州导汉之役也;
岷山敷浅原,即梁州导江之役也。
禹之治水,其条理秩秩如此。
人主之治天下,其可不知本末先后之序哉。
孙母沈宜人六十诗三十二韵 明末清初 · 黄淳耀
五言排律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陶庵全集卷十五
忠孝清门事,悲欢寿母筵。
皇天心似鉴,良史笔如椽
夙昔兰闺内,经承姆教先。
缇萦情最苦,德曜何坚
箕帚归袁隗,柴车挽鲍宣
蘩供婉昵,机杼出烦撋。
夫子方忧国,单车独首燕。
箸筹南越系,笔换祖生
跃马金源塞,笞兵木叶川。
危城婴雉堞,飞炮贯狼烟。
此日声名大,将差管葛肩。
身留天北角,家在海东边。
辛苦凭闺范,艰危寄俸钱。
桁悬新翟茀,装斥旧金钿。
食淡踰甘蔗,怀情戒盗泉。
岂惟成阃外,亦以奉堂前。
庙社双晁错,疆场一李全。
毒摇齐鲁境,氛合□□天。
战垒啼妖鵩,忠魂泣杜鹃
竟闻归朴马,不见赐犀轩。
青海铭谁勒,苍生涕尽涟。
未亡那忍此,地下欲从焉。
念有尊嫜在,兼为子姓牵。
花明长溅泪,发白不由年。
盥浣仪无阙,丸熊教屡迁。
手封三马鬣,家剩一青毡。
坎窞时还过,松筠算合绵。
鞶丝开甲子,鸾鹤降神仙。
楚楚思前事,踆踆看后贤。
白华方有述,银管遂成编。
事久公评见,诚存善庆延。
吾从事讲末,长语谢雕镌。
次阳川亭上诗 明 · 李原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容轩先生文集卷之二
坐看流水共长天,十里奇观几案前。
牧笛声飘村树外,归帆影落夕阳边。
舟人夜语闻明月,野店晨炊见白烟。
待得秋风鱼稻美,须将诗酒更开筵。
题计次阳教授家传韵略 南宋 · 袁说友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七、《东塘集》卷一九
灌园先生以此书付次阳,其知子亦异矣。
今人率有爱子之癖,至其子已壮且老,而溺爱惛惛,了不知其贤与否也。
次阳甫四岁,灌园已知此书之必传。
后四十年,而仆乃亲见之。
,文物之邦也,钟灵孕秀于父子间固多矣。
九龄而与《玄》文,今视次阳,犹当有其年不可及之叹。
三条四列两戒(策问) 南宋 · 陈藻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一九、《乐轩集》卷七
地极小而囿于天者也,地理之学反甚难于天文。
盖天文回环,周岁而二十八次,与夫紫、太二微、天市、河汉者,尽在吾目中矣。
地理非足迹所到,不可穷知,按图而考,模棱无定,岂如目力之亲诣耶?
故尝观《禹贡》导山,而有疑焉。
三条之说,其昉于马融乎?
前此矣?
北自岍至于碣石,自西倾至于陪尾,南自嶓冢至于敷浅原
郑康成之学出于马融,又以岷在梁州之西境,而嶓处其东,岷与大别本不相属,讵可合而一之?
于是乎有四列之议。
其正阴列则其北条也,其次阴列则其中条也。
嶓冢贯之,大别为次阳列;
岷山贯之,敷浅原为正阳列。
此其反于师承者果是耶?
若以为是,则魏人王肃不当去郑而从马矣。
且地脉最难寻者也,郑果何信而增其一,王果何信而归之三?
僧一行又皆以为不然,而立两戒之论,且谓星传以北戒为胡门,南戒为越门。
河源与泾、渭、济渎相表里,其北河者也;
江源与汉水、淮渎相表里,其南河者也。
此其南北不断于地理,而断于天文,以云河之上流在西北,而下流在东南。
其信然欤?
不然,《禹贡》之于山也,秖言导者二焉,何欤?
兹世儒所谓实学者也,试相与讲明之。
周曼亭屋后得泉索诗 清 · 袁枚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二十
曼亭子,鬋作堂,稯稯而居。
槃散行汲,意不知所如(一解。)
筮卦得蒙,曰山下出泉。
在屋后,不在屋前(二解。)
五剽之土,如芬以脤。
通之维,掘之潺潺。
果然臣之所居,廉让之间(三解。)
石兮磷磷,花兮灼灼。
兮猗猗,兮袅袅。
环泉以居,罔不咸若(四解。)
饮此水者,心和体轻。
生女美好男聪明。
上池让其甘,瑶池输其清。
桑钦道元陆羽来补图,来著经(五解。)
邻人许由,手持一瓢。
盍往观乎,二里而遥。
戏语曼亭子,天之所生,非汝所独。
吾家袁隗南阳守,命郦县某月送甘谷水四十斛(六解。)